close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1-3-生物圈的組成與範圍

 

()   生物圈的範圍:

A 定義:

            (1)地球上有生物存在的範圍,即稱為生物圈。

            (2)地球上的生物,以及所依存的環境,稱為生物圈。

B 範圍:

(1)大約包含海平面上下各約10000公尺。

(2)包含:低層【大氣】、水域、部分【地殼】表面。

甲、雖然生物圈範圍廣大,但是大部分生物喜歡生活在【溫暖】【水】的環境。

乙、生物圈的範圍共約20公里,地球半徑約6000公里;生物圈的範圍約佔地球半徑的【1/300

丙、如果地球比喻成蘋果,則生物圈的範圍相當於是蘋果的【果皮】

(3)生物圈存在的範圍極為廣泛,不論森林、海洋、沙漠、極地,甚至深海的海溝、及高山上,均能發現生物的蹤跡。

C 生物圈的限制:

(1)高山上因【氣壓】低、【氣溫】低、【空氣】稀薄,限制生物生存的條件,但是7000公尺以的高空,依然有鳥類的飛翔;10000公尺的高空上,依然有【細菌】的存在。

(2)深海處海水壓力大,依然有魚類的存在。

(3)海平面200公尺以下的深處因缺乏【陽光】,無法使綠色植物行【光合】作用。

(4)10000公尺深的海溝,因【壓力】大,【溫度】低,僅能容許特定的生物生存。

(5)台灣平地能見到許多生長於溫暖氣候的【闊葉】植物;高山地區則多為適合寒冷氣候的【針葉】植物;再往高處,便只有抗【強風】及耐【低溫】的矮樹叢(【灌木】)和草原。

(6)熱帶雨林中有蟒蛇、紅毛猩猩、巨嘴鴨;非洲草原有獅子、羚羊;極地有企鵝、北極熊。

(7)海洋、河流及河口棲息的生物也不同,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,大部分不能適應河川或湖泊的環境,河口沼澤地區的招潮蟹也較少出現在淡水湖泊中。

D 生物圈的複雜性:

甲、  生物圈與氣圈、水圈和岩石圈均會相互影響。

乙、  生物圈與環境間的互動非常複雜,目前無法以人工方式複製。

()   形形色色的生物:

A 仙人掌:

(1)生存環境:乾燥的【沙漠】環境。

(2)適應方式:

丙、  葉退化成【針狀】,以減少水分的散失。

丁、  【莖部】肥厚,可儲存較多的水分。

戊、  根系【淺】【廣】,可以快速地吸收水分。

己、  有一層厚厚的角質,以減少水分的蒸散作用。

B 捕蟲植物(毛氈苔、豬籠草)

(1)生存環境:營養貧瘠的環境。

(2)適應方式:

甲、 利用【變形葉】捕食昆蟲,以補充土壤中【氮元素】的不足。

乙、 捕蟲植物平日可行光合作用,以獲得【碳元素】

丙、 毛氈苔有【毛狀】的突起,可捕捉小昆蟲;豬籠草成【袋狀】構造,使小昆蟲誤入後,直接分解。

C 水筆仔:

(1)生存環境:生長在河流和海洋交會的沼澤軟泥地,缺氧及高鹽度的沼澤環境。

(2)適應方式:由於種子無法在沼澤溼地萌芽,因此形成【胎生苗】,直接攝取母樹的養分。

D 其他特殊的生物:

(1)每一種生物有特殊的生活環境,例如:
熱帶雨林中有蟒蛇、紅毛猩猩;非洲草原有獅子、羚羊;極地有企鵝、北極熊。

(2)生活在海洋中的魚類難以生存在淡水的湖泊或溪流,河口地區的招潮蟹,也不容易出現在淡水湖泊中。

(3)螢火蟲在夜間發光,作為雌雄間【求偶】的訊號,有少數的螢火蟲會模仿其他種螢火蟲的發光方式,引誘其他種的螢火蟲來,再進行捕食。

(4)洞穴中的動物由於長期光線不足,因此【視覺】退化,【聽覺】特別發達,可收集聲波定位。

(5)蝙蝠藉著口中發出的【超聲波】,藉由回聲以測量與其他物體間的距離。

(6)穿山甲行動緩慢,皮膚特化,長出堅硬的【鱗片】,遭遇危害時,頭向柔軟的腹部捲曲,使身體捲縮成球狀,以保護外來的攻擊。

(7)北極熊有一層厚厚的【脂肪】,以抵禦寒冷的低溫,及儲存養分。

(8)魚的【鰭】,鴨的【蹼】,以及企鵝【槳狀】的翅膀,可幫助游泳滑行。

(9)石狗公善於偽裝成【珊瑚礁】的模樣,以便於獵食及逃避敵害。

 

( )1.  下列對於生物圈之敘述何者正確? 
(A)
日光、土壤、空氣為生物生存的三要素 (B)日光不易穿透深層海洋,使得生物在海洋深處絕跡 (C)地球上凡是有生物生存之處即稱為生物圈 (D)目前所知的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上下各1000公尺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(A)日光、『水』、空氣為生物生存的三要素,不包含土壤,高空的細菌,不需土壤;海洋中的浮游生物,不需土壤。
(B)
日光不易穿透深層海洋,使得生物在海洋深處的生物大量減少,只有特殊的生物能生存,但並沒有絕跡。
(C)
地球上凡是有生物生存之處即稱為生物圈,正確。
(D)
目前所知的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上下各『10000』公尺。

 

( )2.  地球上,下列何處比較容易發現生物蹤跡? 
(A)
缺乏光線、溫度低、壓力大的海洋深處 (B)日光充足、溫暖潮溼的地方 (C)炎熱、非常乾燥的沙漠 (D)空氣稀薄、溫度低的高山地區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生物喜歡生活在日光充足、溫暖潮溼的地方,因此生物的種類及數量皆龐大。

 

( )3.  關於生物圈,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 
(A)
終年冰凍的極地,仍有生物存在 (B)沙漠地區非常乾燥,所以沒有生物存在 (C)高山因空氣稀薄、溫度低,所以沒有生物存在 (D)生物圈內所有的物體均有生命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(B)沙漠地區非常乾燥,只有特殊的生物能夠生存,因此數量不多,仍有生物存在 
(C)
高山因空氣稀薄、溫度低,7000公尺高空還是有鳥類,還是有生物存在 
(D)
生物圈包含生物及環境,因此生物有生命現象,環境為無生物,沒有生命現象。

 

( )4.  生長在沙漠地區的仙人掌上有許多「針」,這些「針」其實是葉子,這種針狀葉對仙人掌適應乾燥的沙漠有什麼影響? 
(A)
加快養分輸送速度 (B)增加水分吸收 (C)減少陽光的傷害 (D)減少水分散失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仙人掌針狀葉能幫助植物保存較多的水分,避免在乾燥環境下,水分過度散失。

 

( )5.  有關生物在不同環境生存的敘述,下列何者正確? 
(A)
國王企鵝生活在熱帶草原中 (B)北極熊體內厚厚的脂肪是為了禦寒及儲存養分 (C)在湖泊中可發現招潮蟹 (D)平地和高山的植物種類都一樣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(A) 國王企鵝生長在寒冷的極地。
(B) 
北極熊的體內有肥厚的脂肪層,能幫助禦寒。
(C) 
與海水交界的河口,有招潮蟹,在湖泊不易發現招潮蟹。
(D) 
平地的植物多闊葉林,高山植物多針葉林,,在高則為草原或矮小的灌木林,植物生存的環境及特徵均不同。

 

( )6.  生活在珊瑚礁的魚類,身體的構造與功能通常具有什麼特色? 
(A)
小體型、善於偽裝 (B)無魚鰭、顏色艷麗 (C)大體型、條狀斑紋 (D)厚脂肪、體型龐大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珊瑚礁群裡的魚類,類似像石狗公,不動的時候類似珊瑚礁岩,能躲避天敵的捕時。

 

( )7.  .仙人掌葉退化成針狀;乙.海拔7000公尺的高山上很少有生物蹤跡;丙.深海的海溝中沒有綠色植物;導致以上三個敘述結果的發生原因,若按()的順序排列,分別應該是下列何者? 
(A)
溫度陽光空氣 (B)水分空氣陽光 (C)空氣溫度水分 (D)溫度空氣水分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仙人掌的生存特徵是由於缺乏水分;海拔7000公尺的高山因氣壓較低,空氣稀薄,一般生物不易生存;深海的海溝則是因陽光無法穿透,因此缺乏陽光,終年黑暗。

 

( )8.  有關各種環境裡的生物種類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 
(A)
非洲草原上有老虎、招潮蟹 (B)極地有企鵝、北極熊 (C)熱帶雨林中有蟒蛇、紅毛猩猩 (D)海洋中有海豚、鯨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(A)老虎生長在森林,招潮蟹在河口附近。

 

( )9.  下列何者不屬於生物適應自然環境的方式? 
(A)
北極熊體內厚厚的脂肪 (B)女人努力減肥以展現曼妙的身材 (C)沙漠中的植物有比較厚的角質 (D)石狗公可偽裝成珊瑚礁的模樣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(A) 北極熊為了適應寒冷的低溫,因此體內有肥厚的脂肪層,以幫助禦寒。
(B) 
減肥不是適應自然的方法。
(C) 
沙漠地區的植物為了適應乾燥環境,避免過度缺水,因此有較厚的角質層。
(D) 
石狗公不動的時候類似珊瑚礁,能幫助逃避敵害。

 

( )10. 鴨子為了適應環境,而有以下何種特徵? 
(A)
長滿全身的鱗片 (B)腳上有蹼 (C)鰭狀的四肢 (D)發達的犬齒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鴨子的腳上有蹼,能在水面上游行前進。

 

( )11. 可利用回聲系統找尋獵物的動物為下列何者? 
(A) 
獵犬  (B) 鮭魚  (C) 黑面琵鷺  (D) 蝙蝠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蝙蝠的是絕不發達,憑藉著靈敏的聽力,發出超聲波,並且接收超聲波,以辨別四周的環境地形,並尋找獵物。

 

( )12. 水筆仔的樹枝上常會懸掛著一根一根的筆狀物,請問這些是水筆仔的何種構造? 
(A) 
氣生根  (B) 果實  (C) 變形的莖  (D) 胎生苗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水筆仔由於種子無法在沼澤溼地萌芽,因此形成胎生苗,在母株上發芽,直接攝取母樹的養分,至成熟後才落地,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。

 

( )13. 豬籠草和毛氈苔等捕蟲動物常在土壤貧脊的環境中,主要藉由補食昆蟲以補充該地區何種營養素缺乏?此反應又稱為何?
(A) 
氮元素,觸發運動  (B) 氮元素,捕蟲運動  (C) 鐵元素,蒸散作用  (D) 鉀元素,捕蟲運動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豬籠草、捕蠅草生活在貧脊的土壤,由於無法從土壤中吸收充足的氮元素,因此演化成能捕食昆蟲的變態葉,這種現象稱為捕蟲運動。

 

( )14. 海洋探測船在例行的探測任務中,於深度300公尺處,發現了烏賊、蝦、蟹、魚等各種生物,但卻找不到綠色植物,下列何者是最主要的原因?
(A) 
溫度太低  (B) 壓力太大  (C) 缺乏陽光  (D) 缺乏空氣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水深超過200公尺以下,因為陽光難以穿透,因此綠色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,自行合成養分,因此超過200公尺的深海裡,可能有其他的動物,但是不會有能行光合作用的綠色植物。

 

( )15. 下列有關生物圈的敘述,何者錯誤? 
(A)
生物圈包含了水域、低層大氣、部分地表 (B)生物圈為生物能夠生存的空間 (C)高山、海洋、沙漠都在生物圈的範圍內 (D)生物圈的垂直上下範圍約一萬公尺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(D)錯誤,生物圈的範圍為海平面上下各一萬公尺,共2萬公尺。

 

( )16. 有關生物圈的敘述,何者正確? 
(A) 
為海平面上下共一萬公尺的範圍內  (B) 生物圈內的環境都差不多,因此可以孕育出豐富的生命  (C) 為了適應不同的生存環境,生物通常有著不同的外觀、構造與習性  (D) 生物圈的範圍含有水圈及氣圈,但不包含岩石圈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(A) 生物圈的範圍為海平面上下各一萬公尺,共2萬公尺。
(B) 
生物圈內含各種不同的環境,包括高溫的熱帶雨林、乾燥的沙漠、寒冷的極地,等生態環境,均有不同種類的生存生存其中。
(C) 
生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,因此經由演化,具有不同的特徵,與特殊的生活習性,以適應環境的變化。
(D) 
生物圈的範圍包含水圈、低層大氣、岩石圈的範圍。

 

( )17. 臺灣擁有很多種不同的自然環境,下列哪一種環境較不容易出現在臺灣? 
(A)
亞熱帶雨林 (B)高山針葉林 (C)高山冰川 (D)落葉闊葉林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台灣沒有高山冰川存在。

 

( )18. 下列何者可以表示「太陽與太陽系生命現象的關係」? 
(A)
在太陽系內只要陽光照得到的地方就會出現生命現象  (B)離太陽太遠的星球,表面溫度太高,不容易出現生命現象  (C)距離太陽太近的地方,液態水會因為過於炎熱而變成水蒸氣  (D)陽光有殺菌功能,因此陽光照得到的地方,便不可能有生命現象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(A) 錯誤,月球能獲得陽光,但是並沒有生物。
(B) 
離太陽太『近』的星球,表面溫度太高,不容易出現生命現象。
(C) 
正確,距離太陽太近的地方,液態水會因為過於炎熱而變成水蒸氣。
(D) 
適度的陽光,能讓生物生存得更舒適,生物依然需要適度的紫外線。

 

( )19. 下列何種動物不易在熱帶雨林中發現? 
(A)
紅毛猩猩 (B)蟒蛇 (C)獅子 (D)鸚鵡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獅子適合在草原生態系的環境中出現。

 

( )20. 有關生物圈中生物的分布,下列敘述何者錯誤? 
(A)
陸地上有植物及動物 (B)空氣中有細菌 (C)海溝裡沒有任何生物 (D)極地裡有生物生存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超過一萬公尺的海溝,即使溫度低,水深壓力大,缺乏陽光,但是依然存在適應良好的生物。

 

( )21. 有關生物圈的敘述,下列何者正確?
(A) 
火星上也存在另外一個生物圈  (B) 範圍在海平面上下一共一萬公尺  (C) 在高熱的溫泉裡找不到生物  (D) 在海洋200公尺深以下的水域不易找到生產者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(A) 目前火星上還沒有發現生物,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具有生命現象的星球。
(B) 
生物圈的範圍是海皮面上下各一萬公尺,因此生物圈共20000公尺。
(C) 
生物學家在溫泉裡發現有少數生物,即使在高溫的環境下依然能生存。
(D) 
水深超過200公尺以下,因為陽光難以穿透,因此綠色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,自行合成養分,因此超過200公尺的深海裡,可能有其他的動物,但是不會有能行光合作用的綠色植物。

 

( )22. 生物學家認為最早的生命可能是自然發生的,其理由是:
(A) 
原始生物不需要營養物質的供應  (B) 最早的生命構造非常簡單  (C) 古代的地球環境和現代不同  (D) 目前還沒有發現外星人的存在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美國的科學家米勒在實驗室中,模擬地球最初的氣體成分,藉著強烈的閃電及紫外線作用,在實驗室中合成了簡單的有機物質,因此推測,最早的地球環境和今日的地球環境不同,因此早期的大氣成分,以及強烈的閃電、紫外線作用,形成具有生命現象的生物是可能的。

 

( )23. 地球上那一中生物的存在,雖然佔盡了優勢,但是卻造成其他生物生存的壓力?
(A) 
細菌  (B) 人類  (C) 蛇類  (D) 鳥類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人類的生存空間,憑藉著靈活的大腦及熟練的雙手,創造許多科技文明,但是也嚴重地破壞生態環境,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。

 

( )24. 生物圈中生物會隨著環境變化作出調整,以利於本身生存,下列何者與光線無關?
(A) 
洞穴中的甲蟲,視覺退化  (B) 深海中沒有綠色植物  (C) 螢火蟲求偶  (D) 水筆仔具有胎生苗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水筆仔具有胎生苗是為了適應在河口地區高鹽度的生存環境,因此種子在母樹上發芽,吸取母樹的養分,直到成熟才脫離母體落地。

 

( )25. 關於生物圈的範圍何者正確?
(A) 
以海平面為基準,上下各約10000公尺  (B) 生物圈的範圍裡只包含各式各樣的生物  (C) 生物圈的範圍非常穩定,不會改變  (D) 如果把地球比喻成一顆蘋果,生物圈的範圍就像是蘋果的果肉一般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(B) 生物圈的範圍裡包含各式各樣的生物,以及賴以生存的環境。
(C) 
生物圈的範圍隨時在改變,並非保持穩定不變。
(D) 
如果把地球比喻成一顆蘋果,生物圈的範圍就像是蘋果的『果皮』一般。

 

( )26. 不同的生活環境有不同的生物生存,以下敘述何者正確?  (D) 高空約10000公尺處依然有細菌的生存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(A) 駱駝俗稱「沙漠之舟」,因為其駝峰裡富涵『脂肪』,不是水分,脂肪在體內氧化,可以產生水,因此駱駝可以數天不飲水。
(B) 
仙人掌利用針狀的『葉』來避免水分大量蒸散。
(C) 
陽光無法照射到深海中,所以深海的生物其食物來源是來自於淺海動物死去後下沉的實體,作為主要的食物來源,因此間接地需要陽光。

 

1.    當太空中的固體碎塊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進入大氣層中,會與空氣摩擦產生光,即形成【流星】,若燃燒未盡,而落地地面,即形成【隕石】

2.    ()針葉林;()闊葉林;()草原;台灣的植物由平地至高山上出現的順序為【乙→甲→丙】

3.    ()熱帶雨林,()非洲草原,()極地,()河口沼澤,()湖泊,()海洋,()沙漠。

1

水筆仔

(河口沼澤)

5

企鵝

(極地)

9

石狗公

(海洋)

2

羚羊

(非洲草原)

6

海豚

(海洋)

10

招潮蟹

(河口沼澤)

3

仙人掌

(沙漠)

7

金剛鸚鵡

(熱帶雨林)

11

北極熊

(極地)

4

紅毛猩猩

(熱帶雨林)

8

海豹

(極地)

12

駱駝

(沙漠)

4.    毛氈苔和豬籠草捕食昆蟲,藉以補充【氮】元素,以彌補生活的地區土壤貧脊的缺點。

5.    地球大約在46億】年前形成,當時的地球呈現熔融的狀態,溫度很高。根據科學家推測,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,應該出現在【海洋】中。

6.    地球上凡是有生物生存的區域,稱為【生物圈】,如果以海平面為基準,其範圍包括海平面上下各約10000公尺的陸地、水域和大氣。

7.    具有代謝、生長、【感應】和繁殖等生命現象的個體稱為生物,例如:人類;不具生命現象的物體稱為非生物,例如:空氣。

8.    有些生物的體色和周遭的環境極為相似,稱為【保護色】,例如:莫氏樹蛙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陳毅/王健宇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