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的起源和分布

()   地球環境的演變:

A 地球的形成:

(1)地球是宇宙中目前所知唯一有生物存在的星球。

(2)地球於46億年前】形成時,原始大氣和現今【不同】

(3)歷經頻繁的【閃電】及強烈的太陽【輻射(紫外線)作用,形成簡單的有機物(【胺基酸】【核酸】)隨著雨水進入海洋,終於形成原始細胞(【原核】生物,如細菌、藍綠藻)

(4)根據生命起源的許多證據顯示,最初的生物是由【無生物】演變而來的。

(5)目前所之最原始的生物,可能是構造非常簡單的【原核生物】

(6)地球上目前存在的生物,都是由【親代】進行【生殖】作用(【有性】生殖或【無性】生殖)所產生的。

 

B 地球上的氣體:

(1)原始的地球初形成時,缺少【氧氣】【氮氣】,原始的氣體包含【氫氣】【氦氣】【甲烷】【氨氣】等氣體。

(2)薄弱的地殼導致火山爆發,噴出【水蒸氣】【氮氣】【二氧化碳】

(3)熔岩會釋放出【水蒸氣】【二氧化碳】

(4)高溫的地球逐漸冷卻,水蒸氣凝結成為【水】,於是匯集成為廣大的【海洋】

(5)二氧化碳溶於水與鈣結合成【碳酸鈣】(【石灰岩】);綠色植物出現後,行【光合】作用,吸收【二氧化碳】,產生【氧氣】氣,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【減少(降低)

 

C  生命的誕生:

(1)由於大氣中的各種成分在【雷電】作用和強烈的【紫外線】照射,在海洋中逐漸產生簡單的有機物質(【胺基酸】【核酸】)

(2)胺基酸及核酸逐漸合成複雜的有機物,於是海洋中有【生命】出現。

(3)構造複雜的蛋白質開始出現生命現象,於是簡單的生物出現,以攝取海洋中現成的有機物為食物,稱為【異營性】生物。

(4)地球逐漸冷卻,雷電作用減少,水中的有機物質日漸減少,生物開始缺乏食物來源,於是【自營性】【綠色】植物出現,進行【光合】作用,自行製造養分。

(5)【光合】作用的綠色植物出現後,大氣中的【氧氣】漸增,【二氧化碳】漸少,終於形成現今以【氮氣】(78%)【氧氣】(21%)為主的大氣。

(6)原始生命來自於有機物混合入水中,這些生物依賴依賴岩石中的成分維生。
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大約距今【三十八億】年前。
人類的祖先出現距今大約200萬年】前。
目前發現最早的生物是【藍綠藻(距今約35億年前)

D  地球的變化:

(1)地球環境常因外力的改變,而產生巨大的變化,
例如:【火山】或大隕石撞擊地球。

(2)【冰河】時期使地球溫度巨大改變,造成許多生物的大滅絕。

E 生命起源的探討:

(1)1953年,科學家米勒尤里經由電極放電,模擬地球最初形成時期,太陽輻射線和閃電,在強大能量作用下,將原始大氣成功地合成一些能構成生命的基本物質。

(2)科學家推論:這些簡單的有機物質溶於高溫的海水中,經由聚積作用,合成較複雜的聚合物。

(3)地球上第一個生命,應該是在『海洋』中形成的。

 

 

 

 

()   課堂補充:

A 知識:

(1)大致上分為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兩大類。

(2)自然科學分為:

甲、   物質科學:物理、化學(二、三年級的主要內容)

乙、   環境科學:地球科學(三年級的主要內容)

丙、   生命科學:生物(一年級的主要內容)

 

B 常見物質的化學式:

(1)氧氣:O2
生物呼吸需要;約佔空氣體積的1/5
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時產生。

(2)氮氣:N2
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,約佔空氣體積的4/5
地球形成過程中,火山噴發的氣體。

(3)水蒸氣()H2O
地球表面約佔70%的海洋。
生物體內進行消化、排泄、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。

(4)氨氣:NH3
易溶於水,有臭味的氣體;
為地球最初形成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之ㄧ。
由於雷電及紫外線的作用,甲烷和氨氣可能是合成蛋白質的主要物質。

(5)甲烷:CH4
天然氣的主要成分;
為地球最初形成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之ㄧ。
由於雷電及紫外線的作用,甲烷和氨氣可能是合成蛋白質的主要物質。

(6)碳酸鈣:CaCO3
俗稱灰石,為一般大理石、貝殼、蛋殼的主要成分。
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會產生白色沉澱,即為此物質。

 

C  生物發展的流程:

 

 

太陽形成(50億年前)à地球形成(46億年前)à火球à逐漸冷卻à形成薄而不均勻的地殼à隕石撞擊à岩漿海。
原始大氣(包含H2、He、CH4、NH3)àH2和He因太輕逃逸至太空中
à火山噴發à產生大量水蒸氣(H2O)、二氧化碳(CO2)和氮氣(N2)
à熔岩釋放出水蒸氣(H2O)、二氧化碳(CO2)
à溫度冷卻至100℃以下,水蒸氣結成水à形成海洋
à二氧化碳溶於水,形成碳酸,和水中的礦物質(鈣離子)結合成碳酸鈣à形成石灰岩
à氨氣、甲烷在雷電及紫外線的作用合成簡單的有機物質à胺基酸、核酸
à部分的胺基酸、核酸結合成蛋白質
à蛋白質產生了生命(最早形成的生物),以現成的有機物質為食物(異營性生物)
à地球溫度下降,雷電作用減少,無法合成更多的有機物質。
à異營性生物食物來源缺乏à綠色植物含葉綠體,行光合作用,
  合成葡萄糖(自營性生物),並產生氧氣。
à氧氣合成臭氧,大氣中形成臭氧層,隔離紫外線。
à海洋中的生物開始在陸地出現
à陸地上出現植物à陸地上出現動物。

 

D  無生物(海洋中)à異營性生物(海洋中)à自營性生物(海洋中)à陸地植物à陸地動物

E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( )1.     有關地球大氣的敘述,何者錯誤? 
(A) 
現今大氣中氧氣占最高比例 (B) 二氧化碳含量極少 (C) 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現後,氧氣才開始增加 (D) 地球形成初期,火山爆發的氣體就含有二氧化碳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現今大氣中,氮氣的含量最高,約佔4/5,氧氣第二高,約佔1/5

 

( )2.     地球最初的生命起源是哪種方式? 
(A) 
由生殖作用產生 (B) 在太空發生 (C) 在高空發生 (D) 由無生物自然發生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地球上最初的生物是由無生物演變而來。
 
簡單的有機物à複雜有機物à簡單的生命。

 

( )3.     關於地球,下列各項敘述何者錯誤
(A) 
地球原始的大氣成分與現今相同 (B) 地球約在35億年前開始有生命存在 (C) 地球形成至今約已46億年 (D) 地球初形成時非常的熾熱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地球的原始大氣含氫氣、氦氣、甲烷、氨氣;目前的大氣是氮氣、氧氣為主。

 

( )4.     地球上最早的有機物如何形成?
(A) 
早期的植物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有機物 (B) 地球早期火山活動噴發出許多有機物 (C) 地球形成時已有有機物了 (D) 天空雲層時常閃電,使地球大氣中的成分彼此反應,產生有機物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有機物形成是由於閃電、紫外線作用,將大氣中的氨氣、甲烷等氣體成分合成蛋白質。

 

( )5.     有關生命的起源,下列何者正確? 
(A) 
最早的生物可能出現在火山熔岩中 (B) 最早的有機體,可能是由大氣中的水氣、氧氣及二氧化碳等反應而成 (C) 最早的生物可能依賴岩石中的成分或其他有機物維生 (D) 直到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現後,大氣中才開始有氮氣出現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最早的生命出現在海洋中;最早的有機物可能是空氣中的甲烷、氨氣,藉由大氣的閃電與紫外線作用而產生的。最初的生物可能是以現成的有機物,或是岩石中的礦物質成為作為食物來源。
火山噴發時,才開始產生氮氣;
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後,才開始產生氧氣。

 

( )6.     有關地球生物的敘述,下列何者正確?
(A) 
地球上的生命首先出現於46億年前 (B) 今日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一開始便存在的 (C) 生物因地球環境的改變而生存或消失 (D) 人類在地球上算是古老的生物物種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地球上的生命距今約三十多億年前;
生物的形成是經由不斷地演化才成為今日生物世界;
地球環境改變,如氣溫的變化,導致生物的滅絕或消失;
人類的生存距今僅二百萬年,在地球歷史的時間比例極短。

 

( )7.     地球上生命起源,依照歷史先後順序排列何者正確?
(
大氣中充滿從地球內部噴發出來的氣體; 
(
地球非常炎熱,地球表面到處是火山,布滿滾燙的熔岩; 
(
有機物結合,接著形成生命; 
(
地球逐漸冷卻,大氣中水蒸氣凝結成水降落到地表,雨水累積在低漥的地表形成海洋。
(A)
ààà丁 (B)ààà丙 (C)ààà丁 (D)ààà丙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地球為一團火球à表面都是火山、熔岩à噴發出二氧化碳、氮氣、水蒸氣à溫度降低,水蒸氣凝結成水,匯集成海洋à有機物合成、形成生物、產生生命。

( )8.     約在30多億年前,地球上開始有生命的存在,一直到現在,地球上依然是有各式各樣的生物生活在各種環境,請問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中,生物的種類數量是如何變化? 
(A) 
所有生物都不會滅絕,從以前到現在持續增加當中 (B) 生物會滅絕,但仍然保持以前的生物種類 (C) 生物曾經全部滅絕後,又從環境中生成有機物,重新形成原始的生命 (D) 許多生物因無法適應環境而消失,又重新演變出各式各樣的生物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當環境改變,黨至大部分的生物因無法適應而滅絕,僅少數種類的生物,能適應環境的變化,因此生存下來,環境的巨大變化,經常為生物演化的原動力,此為天擇的過程。

 

( )9.     有關地球的敘述,下列何者是正確的? 
(A) 
地球形成初期,火山活動頻繁,噴發出的氣體不包含水氣 (B) 地球形成初期溫度很高,但今天已低於攝氏零度以下 (C) 地球的地貌至今仍持續改變中 (D) 地球有堅硬的外殼,即使地震、火山活動也都不會改變地表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地球噴發的氣體包含水蒸氣、二氧化碳、氮氣等。地球最初的溫度極高,現今地球的平均溫度約15℃;地球的面貌隨著板塊的運動、火山的噴發、地震等作用,隨時都在變化。

 

( )10. 下列關於大氣的敘述,何者正確?
(A) 
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達目前的比例後,生命才開始出現 (B) 地球剛形成時的原始大氣,其中的氫氣和氦氣不久後都散逸到太空中 (C) 原始大氣和火山噴發出的氣體作用,才產生目前的大氣 (D) 現今大氣主要是地球火山爆發所製造的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在有氧氣之前,便已有簡單的生物存在;地球的發展演變過程,火山的噴發,產生氮氣;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,產生氧氣。

 

( )11. 雖然科學家無法親眼目睹地球的誕生,但是根據研究推測,下列有關地球初形成時環境的敘述,何者錯誤?
(A) 
地球到處是熾熱的岩漿海  (B) 經常有小岩塊撞擊地球  (C) 閃電頻繁、紫外線非常強烈  (D) 熔融的物質逐漸冷卻,固化為均勻的岩層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地球的溫度降低,形成地殼,但是並非均勻穩定,隨著火山的活動,板塊的運動等現象,地球的地殼也隨時變化,並非均勻穩定不變。

 

( )12. 下列何者不是所有生物都能表現出來的生命現象?
(A) 
代謝  (B) 運動  (C) 生長  (D) 繁殖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植物沒有明顯的運動現象。

 

( )13. 下列何者其有生命現象?
(A) 
岩石  (B) 礦物  (C) 細菌  (D) 空氣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細菌是生物。

 

( )14. 下列何者為生物?
(A) 
砂石  (B) 肥皂  (C) 煤塊  (D) 果樹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果樹是生物。

 

( )15. 下列哪一項不是生物維持生命所必需的?
(A) 
日光  (B)   (C) 空氣  (D) 土壤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生物生存不一定需要土壤,例如漂浮在高空的細菌。

 

( )16. 陸地上黑暗的洞穴裡,有蝙蝠生存,但卻不易找到綠色植物的主要原因是什麼?
(A) 
缺乏土壤  (B) 空氣稀薄  (C) 溫度太低  (D) 缺乏日光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黑暗的洞穴缺乏陽光,無法提供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的能量。

 

( )17. 在地球的陸地上,何處比較容易發現生物的蹤跡?
(A) 
乾燥缺水的沙漠  (B) 缺乏光照的地洞  (C) 溫暖多雨的森林  (D) 終年冰凍的極地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生物生存的有利條件是溫暖有水。

 

( )18. 有關地球形成過程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(A) 
約在46億年前,地球由太陽系裡許多物質及岩塊相互撞擊、聚合而成  (B) 地球剛形成時非常熾熱,呈熔融狀態  (C) 地球形成後因火山活動噴出大量水氣、二氧化碳和氧氣,形成早期的大氣層  (D) 迄今地球內部溫度仍然很高,會引發地震或火山爆發等活動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早期的大氣是指氫氣、氦氣、甲烷、氨氣。

 

( )19. 科學家認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自然發生的,主要的理由是什麼?
(A) 
原始生物不需要營養物的供應  (B) 最早的生命構造非常簡單  (C) 地球形成初期的環境和現在不同  (D) 太陽系中只有地球有水和大氣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地球最初的環境和現今不同,因此生物攝食的方式不同。地球形成過程先產生海洋,隨著雷電及紫外線作用,將空氣中的無機物,產生反應形成有機物,最後形成生命。

 

( )20. 下列哪一項不是生命的現象?
(A) 
綠豆種子發芽  (B) 酵母菌由一個變成兩個  (C) 青蛙長出後肢  (D) 水分子進入細胞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水分子進入細胞是滲透作用,為細胞內的物質活動,不屬於生命現象。

 

( )21. 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,生物的數量和種類都很稀少,主要的原因是什麼?
(A) 
缺乏空氣  (B) 缺乏能源  (C) 缺乏水分  (D) 氣壓太大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撒末地區生物種類和數量稀少,是因為缺乏水分。

 

( )22. 海洋探測船在例行探測任務中,於深度300公尺處,發現有烏賊、蝦、蟹、魚等,卻沒有藻類或綠色植物的蹤影。下列何者是此現象最主要的原因?
(A) 
溫度太低  (B) 壓力太大  (C) 缺乏陽光  (D) 缺乏空氣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陽光無法穿透超過300公尺深的海洋,因此愈深的地方因陽光不足,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,因此超過300公尺的地方,可以有各種動物覓食,但是不會有植物存在。

 

( )23. 海拔7,000公尺以上的山區,很難找到動物的蹤跡,下列何者是最主要的原因?
(A) 
氣溫太高  (B) 氣壓太高  (C) 空氣稀薄  (D) 陽光不足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7000公尺的高空,很難找到生物蹤跡,是因為氣溫太低、氣壓太小、空氣稀薄。

 

( )24. 下列哪一項不是地球能孕育生命,適合生物生存的有利條件?
(A) 
地球上有空氣存在  (B) 地球距離太陽遠近適中、溫度適宜  (C) 地球上有水,可供給生物生存所需  (D) 地球上有大量的岩石及礦物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月球也有大量的岩石及礦物,但並沒有生物存在。

 

( )25. 地球初形成時,某些無生物在偶然的機會下形成了構成生命體的有機物,進而演變成早期的生物。科學家該如何判定初形成的有機物是否具有生命現象?
(A) 
是否具有細胞壁  (B) 細胞的構造是否完整  (C) 是否具備了可自行複製的機制  (D)是否具備葉綠體的構造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生物有明顯的生命現象,包含:營養(代謝)、生長、感應、生殖等。生物自行複製的機制,為細胞生長或生殖的重要特徵。

 

( )26. 生存在乾燥沙漠仙人掌,其葉呈針狀,與適應環境有何關係?
(A) 
減少水分的蒸散  (B) 增加光合作用的速率  (C) 可儲存大量的養分  (D) 增加水分吸收的面積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仙人掌的針狀葉,主要是在減少水分的蒸散作用。

 

( )27. 通常藻類或綠色植物只能在數十公尺深的海洋裡生活,但有些動物卻能生活在10,000公尺的深海,推測其原因,下列何者是較合理的解釋?
(A) 
能自行製造養分  (B) 以淺海沉澱下來的生物屍體為食物  (C) 能迅速的浮到海面上捕捉食物  (C) 能利用海水化合成養分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深海處的生物是以淺海生物死亡後的屍體沉澱至海底,作為主要的食物來源。

 

( )28. 下列四圖中,以哪一個圖最能代表藻類和魚類在海洋中不同深度的數量比較?(」代表陽光到達深度的極限,「」表藻類的數量,「」代表魚類的數量)
(A)          (B)           (C)           (D) 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藻類數量僅海平面300公尺以內數量較多,深處則急遽減少。魚類在深處的數量略減,差異不是很大。

 

( )29. 地球大氣組成的演變過程主要包含三個階段:
(
)以氮、氧為主;()以氫、氦、甲烷、氨為主;()以水氣、二氧化碳、氮為主。
下列關於其演變的順序何者正確?
(A) 
  (B)   (C)   (D) 甲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原始大氣為()à火山噴發產生()à今日大氣形成()

 

( )30. 下列何者不是生物?
(A) 
硫酸銅晶體  (B) 欣欣向榮的荷花  (C) 不會游走的牡蠣  (D) 爬來爬去的螞蟻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硫酸銅晶體不是生物,是屬於礦物晶體。

 

( )31. 下列哪一項不是生物所表現的生命現象?
(A) 
綠豆發芽  (B) 大石頭風化成兩個  (C) 碰觸含羞草,其葉子會閉合  (D) 小狗在電線桿上尿尿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石頭不是生物,風化變成兩個不是生命現象所造成。

 

( )32. 下列關於生物和無生物的敘述,何者正確?
(A) 
生物最基本的成分是由細胞組成,而無生物是由分子組成  (B) 運動的一定是生物 (C) 會生殖的一定是生物  (D) 無生物需依賴生物生存。

【答案】:【A】【C

【解析】:生物是由細胞組成,無生物不是細胞組成。

 

( )33. 地球在形成之初的環境,下列敘述何者錯誤?
(A)
地球表面溫度很高  (B)大氣的成分與現在類似  (C)地殼一直在變動  (D)空中常有閃電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地球剛形成的氣體和現今差異極大,非常不同。

 

( )34. 下列何者不是生物圈之範圍?
(A) 
太空  (B) 低層大氣  (C) 地殼表面  (D) 海洋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太空中沒有空氣,沒有水,生物無法生存。

 

( )35. 有關物質的敘述。下列何者錯誤?
(A) 
生物行消化、排泄等種種活動所必需的成分是水  (B) 可供生物呼吸的是氧  (C) 可供植物行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是太陽  (D) 可供植物行光合作用原料的氣體是氧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植物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。

 

( )36. 生物學家認為最早的生命可能是自然發生的,理由是:
(A) 
原始生物不需要營養物的供應  (B) 最早的生命構造非常簡單  (C) 古代的地球環境和現在不同  (D) 目前尚未證實有外星人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目前的證據顯示,古代的地球環境和現今不同,因此生物生存的環境和條件也不同;最早的生物可能是自然發生。

 

( )37. 根據研究顯示,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較可能出現於何處?
(A) 
廣大的陸地與草原  (B) 遼闊的地球大氣中  (C) 在地球剛性外殼的內部較深處  (D)浩瀚的海洋之中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最原始的生命可能出現在海洋中。

 

( )38. 葉片寬大的綠色植物,不適合生活於乾燥的沙漠,海邊種植的防風林,葉片大多細小,理由是:
(A)
減少風的阻力  (B)便於吸收二氧化碳  (C)有助於光合作用的進行  (D)減少水分的散失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葉片退化成針狀,可以減少水分散失的面積。

 

【題組】請依據下列的短文,來回答2932等問題:

生命的起源

一般相信,地球的生命誕生於海洋。根據各地發現的化石,證實生物首先在海中演化,後來才到陸地發展。構成生物體的元素組成非常接近海水,這也暗示生命最早誕生於海洋,並在海中演化。

由此看來,海洋隨著地球歷史的演進而逐漸穩定並一直存在,是生命在地球上誕生並演化的最重要原因。

( )39. 目前太陽系中唯一發現有海洋存在的行星為何?
(A) 
地球  (B) 火星  (C) 金星  (D) 木星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。

 

( )40. 現在我們居住的地球,海洋的面積約占了表面的多少?
(A) 50%  (B) 60%(C)70%  (D) 80%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海洋面積佔地球表面積的70%。

 

( )41. 生命誕生於海洋,下列有關最原始生命存在的地球環境之敘述,何者正確?
(A) 
無氧  (B) 大氣中具臭氧層  (C) 地球表面已不再改變  (D) 陸地面積大於海洋面積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原始的大氣最初沒有氧氣。

 

( )42. 目前地球上多樣化的生物種類及其龐大的數量和下列何種現象有關?
(A) 
地殼變動  (B) 大氣改變  (C) 海洋面積減少  (D) 生物演化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生物的多樣性是由於生物為了適應環境,不斷地演化所產生的結果。

 

(二)   生命現象:

A 生命現象是指:【營養(代謝)【生長】【運動】【感應】【生殖】

B 具有生命現象的個體,稱為【生物】;如:【動物】【植物】【微生物】

C  不具生命現象的個體,稱為【無生物】;如:【岩石】【礦物】

D  無論生物或無生物,都是由【原子(或分子)所組成。

【註】:(1) 生物是由各種的【細胞】所構成;無生物則不是細胞組成。
       (2) 
最初的生物是由【無生物】演變而來,最初的生物可能構造非常【簡單】
          
現存的生物,是由【親代】經由【生殖】作用而產生。
          
生物經由外在的環境變化,逐漸產生適應環境的變化,稱為【天擇】
          
生物的演變若經由人為的喜好所挑選培育,則稱為【人擇】

 

 

生命
現象

定義

實例

營養

(代謝)

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反應,通稱為代謝。

包含【同化】作用與【異化】作用。

物質的【合成】稱為同化作用。

物質的【分解】稱為異化作用。

合成:數百個【葡萄糖】合成一個蛋白質。

分解:葡萄糖在【粒線體】內分解產生能量。

生長

個體的長大或是體積的增加是

指細胞數目的增加,而非細胞變大。

受精卵發育成為新個體。

人體身高、體重的增加。

運動

個體位置的移動,即稱為運動。

植物沒有明顯的運動。

動物的追逐、奔跑、遷移。

感應

生物對環境的改變所產生的反應,
稱為感應。

植物莖的向光性、根的向地性。

動物的趨光性、神經的反射。

生殖

生物個體數目增加,需經過生殖作用。

包含;【有性】生殖及【無性】生殖。

無性生殖:秋海棠葉的落地生根、萬年青的扦插繁殖。

有性生殖:透過精卵結合,即為有性生殖。

E 生命維持生命的三要素:【陽光】【空氣】【水】

生命

要素

重要性及影響

陽光

太陽是地球上熱量的來源。

太陽使地球表面溫暖、明亮、適合動物生活。

太陽提供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。

深海的魚類雖然生活在沒有陽光的環境,但是維生的食物來源,仍是來自於陽光的能量。

有些生物生活在海底火山附近,是以來自於地球內部湧出的物質維生。

空氣

氧氣:提供動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,產生能量。

二氧化碳:提供綠色植物(生產者)行光合作用,製造養分。

氮氣:含量最多且穩定為組成生物體的重要元素之ㄧ;
生物體無法直接利用;但是經由閃電及某些微生物(如:根瘤菌)產生固氮作用,將氮氣轉變成氮肥,
經由植物的根部吸收。

水佔生物體內成份的70%。

生物體內行消化、排泄、或光合作用等代謝作用必需的物質。

水可藉著溶解及擴散的功能,狀生物體內養分及廢物的運送及吸收。

養分

醣類、蛋白質、脂質等供應熱量,提供生物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。

礦物質、維生素、水能調節細胞的生理機能及代謝作用。

 

 

(   )1.  有關生物生存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
(A)
岩石、礦物等屬於無生物 (B)生物能表現出生命現象,否則為無生物 (C)大部分生命生存的條件有空氣、水、陽光和養分 (D)生活在黑暗中的深海魚類完全不需要陽光便可以生存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深海魚類所攝取的食物,還是需要陽光。

 

(   )2.  詩芸來到加拿大白陽市,為了欣賞美麗的極光,必須忍受零下30℃的刺骨寒冷,這時她因為穿在身上的禦寒衣物無法保暖,而冷得發抖,試問「冷得發抖」是生物會有的哪一種生命現象? 
(A)
感應 (B)代謝 (C)繁殖 (D)生長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生物對環境刺激所產生的反應,稱為感應。

 

(   )3.  有關生物生存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 
(A)
生物可表現出死亡、複製、燃燒等生命現象 (B)不能表現生命現象者則稱為無生物 (C)大部分生物生存的條件有空氣、水、陽光和養分 (D)長久以來生物不斷地出現在地球上,許多也因無法適應環境而消失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生物的生命現象,沒有包含死亡和燃燒。

 

(   )4.  生物能表現生命現象,下列哪一個不代表生命現象? 
(A)
閃電 (B)感應 (C)生長 (D)代謝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閃電和生命現象無關。

 

(   )5.  甲、植物人;乙、石頭;丙、細菌、丁、小草,上述屬於無生物者共有幾項? 
(A)1
項 (B)2項 (C)3項 (D)4項。

【答案】:【A

【解析】:石頭屬於無生物。

 

(   )6.  池水內的小東西是微生物。你是根據下列哪一項而斷定的? 
(A)
顏色 (B)形狀、大小 (C)氣味 (D)運動、生長或繁殖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微生物是生物的一種,能表現出生命現象。

 

(   )7.  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現象? 
(A) 
植物的種子萌芽  (B) 酵母菌由一個變為兩個  (C) 蝌蚪長出後肢  (D) 水分子進入細胞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水分子進入細胞,稱為滲透,是細胞內物質活動的特性,不是生命現象的特徵。

 

(   )8.  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現象所必需? 
(A) 
水分  (B) 陽光  (C) 空氣  (D) 土壤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生命現象不一定需要土壤才能生存;例如漂浮在高空中的細菌。

 

(   )9.  「感應」是生物所表現出來的生命現象,下列對此生命現象的敘述,何者正確?
(A) 
生物與生物之間藉由心靈或肢體的溝通,不需靠語言  (B) 動物體與植物之間,對於環境互相依賴的關係  (C) 生物體能感受外來的刺激,與環境的變化,並產生調節與反應  (D) 發自生物本體,與自然環境溝通的模式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「感應」是生物對環境的刺激所產生反應的作用,例如見到強光容易閉眼睛;受到驚嚇,容易冒冷汗。

 

(   )10. 海拔7000公尺以上,不容易發現生物的蹤跡,是由於 
(A) 
水份太少  (B) 空氣稀薄  (C) 氣壓太高  (D) 陽光不足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高山上的氣溫太低、空氣稀薄、壓力太小,因此不適合生物生存。

 

(   )11. 植物人是否為生物可由何者判斷其為生物? 
(A) 
仍長得像人  (B) 仍可唱歌  (C) 仍可進行代謝  (D) 仍可運動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植物人依然能夠呼吸,只是無法行動,因此體內依然進行代謝作用。

 

(   )12. 甲、乙兩物體何者具有產生新個體之能力,可經由下列哪一項的實驗判斷? 
(A) 
觀察是否會吸收水分  (B) 觀察是否會利用氧氣  (C) 觀察是否需要養分、並排出廢物  (D) 觀察其是否會動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生物明顯的生命現象是吸收養分,排除廢物。

 

(   )13. 月球上沒有生物的存在,其原因是月球缺乏 
(A) 
日光、水分、岩石  (B) 空氣、土壤、岩石  (C) 水分、養分、空氣  (D) 土壤、溫度、水分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月球表面沒有水份、空氣和養分。

 

(   )14. 小丸子的同學在討論生命現象,請問那位同學說的例子不對?
(A) 
長山說:我家的文鳥已經生了三顆蛋了  (B) 花輪說:我家的狗昨天對著另一隻狗狂吠  (C)豬太郎說:昨天學校校狗被車撞了  (D) 野口說:我家花園裡有一隻毛毛蟲正在大口地啃著葉子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 (A) 長山說:我家的文鳥已經生了三顆蛋了 :這是生殖作用。
(B) 
花輪說:我家的狗昨天對著另一隻狗狂吠;這是生物體之間的感應  
(C) 
豬太郎說:昨天學校校狗被車撞了 ;和生命現象無關。
(D) 
野口說:我家花園裡有一隻毛毛蟲正在大口地啃著葉子:這和營養有關。

 

(   )15. 小丸子和姐姐正在討論庭院中有那些生物,請問下列那個選項是生物呢?
(A) 
曬衣架上的灰塵  (B) 地面上的落葉  (C) 繡球花上的水珠  (D) 瓜藤上的蝸牛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瓜藤上的蝸牛是生物,為軟體動物。

 

(   )16. 大雄多啦A一起到無人的星球上探險,希望可以找到和地球相似的環境,他們發現了星球上的四個區域,請問:下列那一個區域最適合生物生存?
(A) 
充滿岩漿的火山口  (B) 冰凍的甲烷冰層  (C) 攝氏10℃的液態水域  (D) 充滿氦氣的洞穴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攝氏10℃的液態水域適合許多生物的生存。
充滿岩漿的火山口溫度過高,冰凍的甲烷冰層溫度過低;
充滿氦氣的洞穴,缺乏氧氣,都不是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。

 

(   )17. 下列那一個選項中不具有生命現象?
(A) 
向日葵的種子萌芽  (B) 變形蟲由一個變成兩個  (C) 毛毛蟲變成蝴蝶  (D) 石灰岩洞出石筍。

【答案】:【D

【解析】:石灰岩洞出石筍,石筍不是生物,是酸性的地下水逐漸沉積而形成,不是生命現象。

 

(   )18. 小兔到陽明山賞花並看到許多景觀,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現象?
(A) 
到處開滿鮮豔的杜鵑花  (B) 小油坑冒出熱騰騰的蒸氣  (C) 兩隻青斑蝶交配  (D) 水池中蝌蚪捕食孑孓。

【答案】:【B

【解析】:小油坑冒出熱騰騰的蒸氣,這是高溫的水蒸氣遇冷凝結的物理現象,生命現象無關。

 

(   )19. 科學家研究,太陽系中目前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存在,下列何者不是地球上出現生物的原因?
(A) 
地球有一層大氣層,可以過濾太陽輻射及紫外線  (B) 地球上有水  (C) 地球有月球衛星,可以保護地球  (D) 空氣中有氧氣及二氧化碳,可以供應生物使用。

【答案】:【C

【解析】:太陽系中目前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存在和衛星無關的。

 

1.         地球大約誕生於46億年前,科學家推論地球最初的生命可能起源於【海洋】中。

2.         有生命現象的個體稱為【生物】,例如:動物、植物;不具生命現象的物體稱為【無生物】
例如:岩石、礦物。

3.         地球上凡是有生物生存的區域,稱為【生物圈】,如果以海平面為基準,其範圍包括海平面上下各約10000公尺。

4.         地球上的生物依賴環境中的【陽光】【空氣】【水】和養分,以維持個體生存。

5.         生物能表現出【生命】現象,因此能和無生物做分別。

6.         高山上生物種類稀少,主要是受到【氣溫】【氣壓】因素限制,因此不利於生物生存。

7.         深海中的生物種類稀少,主要是受到【陽光】【溫度】【壓力】因素的限制,因此不利於生物生存。

8.        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能提供植物進行【光合】作用,氧氣能提供所有生物進行【呼吸】作用。

9.         一般而言生物體內的水分大約佔生物體重量的百分之70%】

10.    目前以之分布範圍最廣的生物是【細菌】

11.    目前已知生物圈的範圍約20公里,地球半徑約6000公里,因此生物圈的範圍約占地球直徑的300之ㄧ,而此生物圈的範圍是否永遠固定不變?【不是】

12.    生物適合生存的範圍是在【溫暖】【水】的地方,因此生物的分布並不均勻。

13.    生物體內所佔的水分比例,和地球上所占海洋的比例,大約70%】;水份是生物進行【消化】【排泄】所必需的物質。

14.    海洋中的綠色植物一般只能生活在大約海平面以下200公尺內的範圍,主要是受限於缺少【陽光】

15.    海平面以上的範圍約占地球半徑的600之ㄧ。

16.    維持生物生存的四個重要因素為:【陽光】【空氣】【水】【養分】

17.    動物和植物的區別,在外觀上由於植物沒有明顯的【運動】現象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毅/王健宇老師 的頭像
    陳毅/王健宇老師

    教育學習中心

    陳毅/王健宇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